首页
操作系统下载
推荐
机型速查表
Intel核显
NVDIA显卡
AMD显卡
Search
1
2022 黑苹果 Intel 核显支持列表
4,065 阅读
2
黑苹果机型速查表
2,033 阅读
3
intel i225-V 有线网卡驱动方法
1,263 阅读
4
黑群晖DSM 6.2版本及以上以上系统支持的intel网卡列表
1,176 阅读
5
黑苹果 AMD 显卡 支持列表
846 阅读
杂七杂八
黑苹果
黑苹果软件
黑苹果教程
黑苹果驱动
黑苹果引导
黑苹果系统
Windows
Windows系统
Linux
PC技巧&教程
NAS
NAS教程
登录
Search
标签搜索
黑苹果
核显
机型速查
hackintosh
linux
完全用linux工作
aqc107
万兆网卡
华硕网卡
i225-v
i225
2.5G网卡
intel网卡
核心显卡
UHD630
HD4400
HD4600
RestrictEvents
驱动
黑苹果驱动
SleepyCOW
累计撰写
20
篇文章
累计收到
0
条评论
首页
栏目
杂七杂八
黑苹果
黑苹果软件
黑苹果教程
黑苹果驱动
黑苹果引导
黑苹果系统
Windows
Windows系统
Linux
PC技巧&教程
NAS
NAS教程
页面
操作系统下载
推荐
机型速查表
Intel核显
NVDIA显卡
AMD显卡
搜索到
6
篇与
的结果
2021-12-20
关于Intel(R) Management Engine Interface上的感叹号
前言在win10之前,装系统都是秉着能快就快的原则,常常选择各类主流GHOST或者修改版的系统安装,从来就没遇到过Intel(R) Management Engine Interface上有感叹号的问题。随着接触笔记本原来越多,而且朋友、客户都需要装原版系统,常常在安装后会遇到这个驱动有感叹号的情况,以前的解决方式也是官方驱动一通乱怼,就搞定了。最近公司升级硬件和系统,特殊情况是在最新10代intel上安装原版WIN7(安装方法可看此篇)。安装后又遇到了感叹号。这回崩溃了,本来这10代U就默认不支持win7,能安装则是部分厂方魔改的驱动。现在又遇到这个问题。老规矩,上网,搜索,最后解决问题,下面放出解决方案。原因网上搜索得出答案:6代以后的主板安装 windows 7 原版(最初那版本)就会产生这个问题解决方案{callout color="#f0ad4e"}1.一定要安装 Windows 7 的话,安装带最新补丁的{/callout}{callout color="#ef4d4d"}2.打上补丁微软“可选”补丁:KB2685811 或者 KB2685813 一般来说,第一个无作用,再安装第二个{/callout}下载链接{anote icon="fa-download" href="http://download.windowsupdate.com/msdownload/update/software/updt/2012/11/windows6.1-kb2685811-x86_4db620a8b8e85bab4822626530d01fd923c28786.msu" type="secondary" content="KB2685811 32位"/} {anote icon="fa-download" href="http://download.windowsupdate.com/msdownload/update/software/updt/2012/11/windows6.1-kb2685811-x64_191e09df632b70fd4f4b27d4cb9227f7c5a1c98c.msu" type="secondary" content="KB2685811 64位"/} {anote icon="fa-download" href="http://download.windowsupdate.com/msdownload/update/software/updt/2012/11/windows6.1-kb2685813-x86_d2c51b6b97d4ffcb069bcaafbff3135e96fe18e5.msu" type="info" content="KB2685813 32位"/} {anote icon="fa-download" href="http://download.windowsupdate.com/msdownload/update/software/updt/2012/11/windows6.1-kb2685813-x64_22a969bada171678b0936bb320e6a7778e8adc07.msu" type="info" content="KB2685813 64位"/}
2021年12月20日
551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1-12-20
X-admin 基于 LayUI 的前端网站后台管理模板框架
本人原来用过国人的 H-UI,的确很不错,但是体积大,内容多。对于开发小网站不大友好。所以找了 X-admin 来做后台,也是国人作品,但是够小,功能够用。最新消息,作者因个人原因,已经停止开发了,我已经Fork到自己的Gitee中。{anote icon="fa-internet-explorer" href="https://gitee.com/sleepycow/X-admin" type="secondary" content="我Fork的[2021.12.20]"/}
2021年12月20日
65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1-12-20
最佳的MP3压制参数[Lame]
前言尽管现在都是无损压缩音乐的天下,但是MP3还是在低端设备上发光发热。整理了下以前的测试资料,把自己用的参数写下来。尽管频谱这个东西很玄学,但是尽量能保证完整,至少心里还是舒服的,哈哈。旧世代旧世代是指 lame 3.94 以前的版本推荐使用 lame 的3.92版本,应该说从频谱上最强的了。参数如下:-m j -b 320 -q 3 -k新世代旧世代是指 lame 3.94 以后的版本新版本加入 --lowpass 参数参数如下:-b 320 --lowpass -1写在最后关于MP3压制参数个人觉得是强迫症专属啦。有条件的还是买黑胶、CD直接播放呀。我使用MP3无非是让一些老式的播放器发光发热一下。勿纠结于此~{anote icon="fa-internet-explorer" href="https://lame.sourceforge.io/" type="secondary" content="Lame 官网"/} {anote icon="fa-internet-explorer" href="http://rarewares.org" type="info" content="Lame[已编译exe]"/}{cloud title="老版本 Lame v3.92 [exe]" type="bd" url="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3EV0WslIdx1DNUELnSZ41g" password="aqna"/}
2021年12月20日
137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1-12-20
群晖NAS的数据安全问题-硬盘出错后的数据读取
网上很多文章都说群晖数据如何如何不安全,其实不然。请大家仔细阅读官方说明,其实群晖硬盘格式为EXT4,最多再加个RAID,这个组合在当今条件下是可以简单解决的,除非你是一个硬盘。网上已经有人测试在不同硬盘,不同硬盘格式及组合情况下的群晖NAS,如果硬盘出错后,数据是不是能拿回,结果是都可以。具体看此文:http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1093099-1-1.html原理很简单, 群晖是 Linux 系统,RAID是软RAID,解决方案即找个Linux,用Linux默认的RAID命令重组数据部分就可以了 。上文LZ用了白群,其实黑群一样,只需要一个 Ubuntu 12.10 以上的 Linux 系统(其他也可以,但是需要有 Lvm2 和 Madam 命令)连接上硬盘,启动UBUNTU,运行:mdadm –Asf && vgchange -ay这个是官方解决方案:https://www.synology.cn/zh-cn/knowledgebase/faq/579综上所述,各位只需要在制作启动盘的时候加入简单的Linux系统(需LVM2和MADAM命令)就可以了。{callout color="#f0ad4e"}PS.Windows下重建的RAID的工具谁知道??找个放到WIN8 RAMOS里就完美了PPS.工具找到了:UFS Explorer Professional Recover{/callout}
2021年12月20日
134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1-12-20
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
转自:阮一峰的网络日志从打开电源到开始操作,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。我一直搞不清楚,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,只看见屏幕快速滚动各种提示...... 这几天,我查了一些资料,试图搞懂它。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笔记。0.boot的含义先问一个问题,"启动"用英语怎么说?回答是:boot。可是,boot原来的意思是靴子,"启动"与靴子有什么关系呢? 原来,这里的boot是bootstrap(鞋带)的缩写,它来自一句谚语:"pull oneself up by one's bootstraps"字面意思是"拽着鞋带把自己拉起来",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最早的时候,工程师们用它来比喻,计算机启动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:必须先运行程序,然后计算机才能启动,但是计算机不启动就无法运行程序!早期真的是这样,必须想尽各种办法,把一小段程序装进内存,然后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。所以,工程师们把这个过程叫做"拉鞋带",久而久之就简称为boot了。计算机的整个启动过程分成四个阶段。1.第一阶段:BIOS上个世纪70年代初,"只读内存"(read-only memory,缩写为ROM)发明,开机程序被刷入ROM芯片,计算机通电后,第一件事就是读取它。这块芯片里的程序叫做"基本輸出輸入系統"(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),简称为BIOS。1.1 硬件自检BIOS程序首先检查,计算机硬件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,这叫做"硬件自检"(Power-On Self-Test),缩写为POST。如果硬件出现问题,主板会发出不同含义的蜂鸣,启动中止。如果没有问题,屏幕就会显示出CPU、内存、硬盘等信息。1.2 启动顺序硬件自检完成后,BIOS把控制权转交给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。这时,BIOS需要知道,"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"具体存放在哪一个设备。也就是说,BIOS需要有一个外部储存设备的排序,排在前面的设备就是优先转交控制权的设备。这种排序叫做"启动顺序"(Boot Sequence)。打开BIOS的操作界面,里面有一项就是"设定启动顺序"。2.第二阶段:主引导记录BIOS按照"启动顺序",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的储存设备。这时,计算机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,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,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;如果不是,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,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"启动顺序"中的下一个设备。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,就叫做"主引导记录"(Master boot record,缩写为MBR)。2.1 主引导记录的结构"主引导记录"只有512个字节,放不了太多东西。它的主要作用是,告诉计算机到硬盘的哪一个位置去找操作系统。主引导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:第1-446字节: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。第447-510字节:分区表(Partition table)。第511-512字节:主引导记录签名(0x55和0xAA)。其中,第二部分"分区表"的作用,是将硬盘分成若干个区。2.2 分区表硬盘分区有很多好处。考虑到每个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,"主引导记录"因此必须知道将控制权转交给哪个区。分区表的长度只有64个字节,里面又分成四项,每项16个字节。所以,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四个一级分区,又叫做"主分区"。每个主分区的16个字节,由6个部分组成:第1个字节:如果为0x80,就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,控制权要转交给这个分区。四个主分区里面只能有一个是激活的。第2-4个字节: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(柱面、磁头、扇区号等等)。第5个字节:主分区类型。第6-8个字节:主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。第9-12字节:该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地址。第13-16字节:主分区的扇区总数。最后的四个字节("主分区的扇区总数"),决定了这个主分区的长度。也就是说,一个主分区的扇区总数最多不超过2的32次方。如果每个扇区为512个字节,就意味着单个分区最大不超过2TB。再考虑到扇区的逻辑地址也是32位,所以单个硬盘可利用的空间最大也不超过2TB。如果想使用更大的硬盘,只有2个方法:一是提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,二是增加扇区总数。3.第三阶段:硬盘启动这时,计算机的控制权就要转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了,这里又分成三种情况。3.1 情况A:卷引导记录上一节提到,四个主分区里面,只有一个是激活的。计算机会读取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,叫做"卷引导记录"(Volume boot record,缩写为VBR)。"卷引导记录"的主要作用是,告诉计算机,操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。然后,计算机就会加载操作系统了。3.2 情况B: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随着硬盘越来越大,四个主分区已经不够了,需要更多的分区。但是,分区表只有四项,因此规定有且仅有一个区可以被定义成"扩展分区"(Extended partition)。所谓"扩展分区",就是指这个区里面又分成多个区。这种分区里面的分区,就叫做"逻辑分区"(logical partition)。计算机先读取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,叫做"扩展引导记录"(Extended boot record,缩写为EBR)。它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,但是最多只有两项(也就是两个逻辑分区)。计算机接着读取第二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,再从里面的分区表中找到第三个逻辑分区的位置,以此类推,直到某个逻辑分区的分区表只包含它自身为止(即只有一个分区项)。因此,扩展分区可以包含无数个逻辑分区。但是,似乎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启动操作系统。如果操作系统确实安装在扩展分区,一般采用下一种方式启动。3.3 情况C:启动管理器在这种情况下,计算机读取"主引导记录"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,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,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"启动管理器"(boot loader),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。Linux环境中,目前最流行的启动管理器是Grub。4.第四阶段:操作系统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后,操作系统的内核首先被载入内存。以Linux系统为例,先载入/boot目录下面的kernel。内核加载成功后,第一个运行的程序是/sbin/init。它根据配置文件(Debian系统是/etc/initab)产生init进程。这是Linux启动后的第一个进程,pid进程编号为1,其他进程都是它的后代。然后,init线程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,比如窗口程序和网络程序,直至执行/bin/login程序,跳出登录界面,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。至此,全部启动过程完成。
2021年12月20日
414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1-12-20
为什么主引导记录(MBR)的内存地址是0x7C00?
《计算机原理》课本说,启动时,主引导记录会存入内存地址0x7C00。这个奇怪的地址,是怎么来的,课本就不解释了。我一直有疑问,为什么不存入内存的头部、尾部、或者其他位置,而偏偏存入这个比 32KB 小1024字节的地方?昨天,我读到一篇文章,终于解开了这个谜。首先,如果你不知道,主引导记录(Master boot record,缩写为MBR)是什么,可以先读《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?》。简单说,计算机启动是这样一个过程:通电读取ROM里面的BIOS,用来检查硬件硬件检查通过BIOS根据指定的顺序,检查引导设备的第一个扇区(即主引导记录),加载在内存地址 0x7C00主引导记录把操作权交给操作系统所以,主引导记录就是引导"操作系统"进入内存的一段小程序,大小不超过1个扇区(512字节)。0x7C00 这个地址来自Intel的第一代个人电脑芯片8088,以后的CPU为了保持兼容,一直使用这个地址。1981年8月,IBM公司最早的个人电脑IBM PC 5150上市,就用了这个芯片。当时,搭配的操作系统是86-DOS。这个操作系统需要的内存最少是32KB。我们知道,内存地址从0x0000开始编号,32KB的内存就是 0x0000~0x7FFF 。8088芯片本身需要占用 0x0000~0x03FF ,用来保存各种中断处理程序的储存位置。(主引导记录本身就是中断信号INT 19h的处理程序。)所以,内存只剩下0x0400~0x7FFF可以使用。为了把尽量多的连续内存留给操作系统,主引导记录就被放到了内存地址的尾部。由于一个扇区是512字节,主引导记录本身也会产生数据,需要另外留出512字节保存。所以,它的预留位置就变成了:0x7FFF - 512 - 512 + 1 = 0x7C000x7C00就是这样来的。计算机启动后,32KB内存的使用情况如下。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0 | Interrupts vectors 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400 | BIOS data area 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5?? | OS load area 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7C00 | Boot sector 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7E00 | Boot data/stack +--------------------- 0x7FFF | (not used) +--------------------- (...)
2021年12月20日
41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